鹿城轶事

明朝束鹿县令李继业

藕德斋主 辛集论坛 点击: 2018-09-07 22:19:18

李继业、字伯耀。幼年时,进入县城的县学内读书,器识不凡,受到县学老师的赏识,每次县学组织考试,成绩一直名列榜首,成为众学子学习的典范。嘉靖乙卯年(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在河南省组织的考试中,李继 ......

李继业、字伯耀。幼年时,进入县城的县学内读书,器识不凡,受到县学老师的赏识,每次县学组织考试,成绩一直名列榜首,成为众学子学习的典范。嘉靖乙卯年(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在河南省组织的考试中,李继业中了举人,他更潜心研读学问。然而,事情常常有出人意料处。这以后,李继业虽然仍多次参加礼部组织的考试,但阅卷官员给出的成绩,使他一直徘徊在进士榜外。这样的遭遇出现几次后,李继业渐渐地收敛了登科入仕的锐气,把自己的心思和精力转向了程颐、程灏、朱熹等前代先哲们的理学学问中去了。当李继业数次参加科举考试遭受挫折后,便潜心研究和阐释程朱的理学思想。家族中有亲人规劝他:登科入仕、光祖耀宗是你最急之事,你却将精力耗费在这圣贤之学上,必然会耽误你终身的功名。对这种善意的规劝李继业笑而不答,而且入居紫云书院中,制订完善书院的学规和章程,一方面自己研读、一方面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传授给后进晚生。李继业本想终身隐居于林泉之中,但父亲还是想让李继业登入仕途,有一番作为。迫于父命,李继业以举人身份,被朝廷选派到河北省束鹿县任县令。赴官之日,李继业与紫云书院跟随自己求学的生徒话别,仍然要求他们谨慎地遵守书院的规程学章,不要耽废了学业,“吾亦不以微禄妨吾学也,行且归矣”——我不会因为那一点微薄的朝廷的俸禄,影响我追求理学真谛的理想,我去去就回,你们在书院等着我——这是李继业对学生的承诺,也是自己治学的心声。束鹿县虽位于畿南,但在历史上却是一个贫困的县域,滹沱河在县北向东流淌,滏阳河在束鹿东南部向西【东】北流去,交汇于滹沱河,境内非旱即涝,耕耘的农民田地中很难有好收成。有许多田地被抛荒,一些青壮劳力,宁可游手好闲,也不愿耕种土地。李继业赴任后,熟悉地方风土人情,寻求治理地方的方略和措施。李继业原本就是理学思想潜习者,他也想以理学教化当地人民。一日,李继业行走于束鹿的田野间,迎面有一少年走来,腋下揣着一卷书,边行走口中边喃喃自语。李继业觉得奇怪,喊住行路少年,先问清身份姓名,家居何处。又问其怀中揣的是什么书,口中背诵的是什么。少年回答,自己携带的是一本《孝经》,刚才边走边背诵书中的句子。李继业被少年的学习精神所感动,翻看了少年带的书籍,便踞坐在田坎上,为少年讲解起《孝经》来,少年听到了闻所未闻的孝道思想,心中感激异常——“县令垅头讲《孝经》”成了一个经典的事,也是李继业束鹿治学的一个佳话。李继业修葺学校,给官学中的生员补贴生活学习费用。每月到县学亲自为学生讲学、定期组织考试以检验生员的学习成绩。一时,束鹿的学习风气渐浓。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一个地方社会稳定的根本。李继业一日下乡查看庄稼生长情况,看到一处庄稼地里,苗稀草茂,有一妇人和一儿童弯腰躬背地在田间薅草。李继业走进地块之中,和妇人攀谈,知道妇人家中有壮年丈夫,却不愿从事稼穑,又无他事可做,整日是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把侍弄庄稼这繁重的体力活,扔给妻子和未成年的儿子。李继业问清妇人丈夫的姓名和住址,返回县衙后,即命役吏拘传该人到堂,对其行为严加训诫,该男子惭服而归。在束鹿为官期间,李继业遵循圣人之训,以道德礼教感化民众。即使对拘押的犯人,也是循循善诱,公堂之上从不闻鞭扑之声,对于县衙内的役吏,虽然约束甚紧,但也不妄加斥辱。李继业以礼教人,众人感其为政宽惠,也乐得听从驱使,上下和洽,政通人和。李继业为官清廉,俸禄外不为自己私取一物。对待省郡监司长吏,以“义”作为处理上下级关系的根本,从不以货赂侍奉上官。李继业曾对友人说“我平日受圣贤之教,自当遵守圣贤之训。方寸之间有神明,我岂敢剥夺民脂民膏转手贿赂上司,因为要保有这一官职,而丧失这一辈子做人的准则吗”?束鹿靠近京都,常有内使为宫中采办物品,飞扬跋扈、颐指气使。一日,一位官差手持上司的檄书,前来束鹿索要荷粉,并且要求当日筹措完毕。李继业接待官差后,喝茶聊天,却不去安排筹集荷粉,官差一再催促。李继业心平气和地回答:这些荷粉原本不是值钱之物,本县也不是没有能力办成这件事,但是我害怕从我这里从此开了这个先例。官差想要发火,但看李继业神气淡定、旁若无人,知道这是一位不把官职当回事,随时可以封印辞官、悠游于林泉之下的主儿,再多说也是自讨没趣,只得空手而归。李继业自问道:“其可以已乎”?随即自答道:“其可以已乎”!李继业知道,自己所奉行的为官准则,不会被官场所认可,遂向上司提出辞官的要求。省郡各级长官对李继业的行为,也大不以为然。李继业“卒得请去”——上级同意了他的辞官请求。李继业收拾行装,南下返襄。启程之日,得知消息的束鹿百姓,相互转告,都要来送送这位清正廉洁的辞官县令。街道两旁,穷苦百姓围住了李继业,有敬送行酒的、有拉住恋恋不舍的、有人甚止拦住李继业的马车,要向上司衙门请愿,恳求李继业继续留任束鹿县令。李继业一一拉开众人,委婉相劝。众人只得闪开了条道路。李继业正要上车启程,又有一老妇人跪倒在马车前边,拦住了去路。李继业只得上前搀扶起老人,只见老妇人花白的头发上还沾着些许棉絮,满是皱纹的脸上涕泪交加。她颤抖着身子,对李继业说:大人来束鹿几年,朝夕间只饮束鹿一碗水而已。然而自大人来后,我县无论男女都知孝道,家中有读书声,门外没有役吏催粮催款的呼喊,这天高地厚的恩遇无以报答。我是一个穷人,每日只靠纺棉织布以助家用,家中无有它物,这是我纺棉的一缕棉线,送给大人。这是微物无有它用,待大人百岁之后,以此棉线帮大人来缝制百岁寿衣吧。李继业听罢老妇从一席话,早已是泪流满面,他小心地从老妇人手中接过这缕棉线,对老妇人说:老人家,我从束鹿不带走任何东西,这缕棉线我一定会收下。拜谢过老妇人和送行的百姓后,李继业驾车返回襄城。李继业在赴任束鹿县令之前,曾在祖上营建的紫云书院中,一边读书,一边也教授学生。此时,距李敏营建紫云书院已经八十多年了,房舍已经有些破败,建筑时间更早的山神祠更是椽腐梁朽,当时,李继业就记在心中。出任束鹿县令后,仍是念念不忘祖上的这份产业和荣耀,便寄信给家族中有威望者,希望能出面牵头,组织族中人家捐资修葺紫云书院。果然李氏族人一呼百应,大家合力首先对山神祠进行了修葺。事成之后,族中派人奔束鹿县,告诉李继业工程竣工的消息,并要求李继业为此事撰写文章,以便刻石为碑,立于山神祠中。李继业得知自己牵挂的事情已经办好,心中高兴,即于当夜写成《书院山神祠碑记》,叙述了其先祖移居襄城依山建山神祠、李敏兴建紫云书院并扩建山神祠房舍供学生休息、如今重修山神祠的过程,并发出了“从来兴废之故存乎其人,得其人则兴,无其人则废”的感慨。李继业返归襄城后,对于紫云书院的破旧,仍耿耿于胸不能释怀。他撰文道:“缁黄之流,虽一瓶一钵,犹能增饰其佛庐道院。而吾宗人,冠儒冠服儒服者,不下百千指,顾不自力以光大恭靖公之儒业,岂重不为所笑也哉。”于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募招工匠、购置木料砖瓦,对紫云书院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葺,工成之日,于紫云山巅俯瞰紫云书院,只见青砖蓝瓦、房舍错落有序,景象为之焕然一新。李继业之后便搬入紫云书院居住,每日里研读理学,每有感悟,便记录下来,历经时日,积腋成裘,编纂成《省身录》四卷,刻版印刷,流行于世。有拜仰其人品及学问者,不顾山高林密、道远路遥、追踪求教,李继业诲人不倦,四方学子先后云集而来,紫云山中,朗朗书声再起。时人敬仰李继业弃官于衙堂、潜学于深山的品德,称其为“肖云先生”。一时“肖云”之称呼,盖过其本名也。后世论者称李继业:仕为循令德在民、学为宗儒祀于乡。此可以成为李继业的盖棺之论了。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辛集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举办重阳节乒乓球、台球比赛

    辛集市老干部活动中

  • 辛集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举办重阳节书画笔会

    辛集市老年书画研究

  • 河北煜泰热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热源增容节能改造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

    河北煜泰热能科技有

  • 辛集市乾祥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年印染3000万米坯布节水减排污水处理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

    辛集市乾祥纺织印染

  • 辛集市辛亚漂染厂年印染2000万米坯布节水减排污水处理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

    辛集市辛亚漂染厂年

  • 辛集市亨兴燃气销售有限公司新建加油加气站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公示

    辛集市亨兴燃气销售

  • 辛集市祥利建材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预拌干粉砂浆项目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公示

    辛集市祥利建材有限

  • 石家庄永其裘革有限公司建设年产800万张裘皮清洁化改造项目的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

    石家庄永其裘革有限